1.護耳清肝茶(1至2人分量)
材料: 黨參3錢、丹參2錢、石菖蒲1.5錢、黃芩1.5錢、大棗6錢、柴胡3錢、生薑3錢、甘草2錢、半夏1.5錢。
製法: 將全部材料泡入2000cc的熱水。
功效: 柴胡可補養脾胃,紅棗可補中益氣,黃芩可解口苦口乾,黨參可補氣活血,半夏可安神脾胃,甘草可補腎解毒,生薑可活血消炎,丹參可活血化瘀,石菖蒲則可開耳竅。
2.補腎聰耳湯 (1至2人分量)
材料:山萸肉5克、補骨脂10克、知母15克、龜板25克、瘦豬肉150克
製法:先將所有中藥材洗凈,用煲湯袋裝好。豬瘦肉洗淨,置於沸水中稍滾片刻汆水。然後,將所有材料放進瓦煲,加入清水1,500毫升(約6碗水),大火煲滾後,改慢火煲1.5小時,去渣留湯,下鹽調味,食肉飲湯。
功效:對輔助治療腎虛耳鳴功效良好,預防可以一至兩星期服一次,治療則可隔日或一周兩次。
3.蓯蓉鵪鶉湯 (1至2人分量)
材料:肉蓯蓉15克、五味子9克、枸杞15克、鵪鶉1隻 (或雞胸肉4兩)
製法:將鵪鶉洗淨切塊,並洗淨肉蓯蓉、五味子及枸杞。然後,將全部材料放進瓦煲,加入清水2,500毫升(約10碗水),大火煲沸後,改慢火煲2小時,下鹽調味即可。
功效:補腎益精,填髓益志。主治肝腎精髓不足引起的頭暈耳鳴;另外,亦能緩解情緒低落、意志消沉、腰酸乏力、形體瘦弱等。不過,因此湯有潤腸作用,肝火旺及脾虛便溏者不宜飲用。
4.黑豆杜仲湯(1至2人分量)
材料:黑豆1両半、杜仲5錢、石菖蒲3錢、生薑3片、鹽適量
製法:洗淨材料再放入煲內,加適量清水,以文火煲1小時30分鐘,最後加鹽調味。
功效:黑豆甘平,能補腎益陰,健脾除濕;杜仲甘溫,用於補肝腎;石菖蒲則有助通耳竅。
5.核桃杞子湯(1至2人分量)
材料:核桃仁1両、枸杞子5錢、南棗6枚、瘦肉3両、鹽適量
製法:先把瘦肉洗淨,放進沸水煮5分鐘後撈起,再連同其他已洗淨的材料放入煲內,加適量清水,以文火煲2小時,最後加鹽調味。
功效:可連湯料同食,能補益肝腎、益腦健肺,適用於肝腎虧虛所致的耳鳴耳聾。
6.荷葉菊花湯(1至2人分量)
材料:荷葉3錢、菊花3錢
製法:輕微沖洗材料,放入清水中煮約15分鐘。
功效:清熱平肝,適用於風熱上擾清竅所致的頭暈耳鳴。
7.玫瑰花湯(1至2人分量)
材料:瑰花初開者30朵、冰糖適量、水
製法:玫瑰花湯的做法亦十分簡單,將玫瑰花初開者30朵,去心蒂,洗淨,放入砂鍋內,加清水濃煮,後入冰糖適量,即成。月經量多、孕婦者忌服。
功效:氣滯血瘀通常呈現耳鳴耳聾,聽力減退的症狀。病程可長可短,全身無明顯其他癥狀,曾有抑鬱或緊張狀態,或有爆震損傷的病史,舌質暗紅或有瘀點。此時則需要活血化瘀,行氣通竅的食材。
8.川貝秋梨膏(1至2人分量)
材料:冬花、百合、麥冬、川貝各30g、水
製法:將款冬花、百合、麥冬、川貝各30g同置於煲中,加水煎成濃汁,去渣亂汁,再將秋梨100g切塊,同冰糖、蜂蜜100g放入藥汁內,文火慢煎成膏,冷卻後,裝瓶備用,每日兩次,每次15g,溫水沖服。痰濕重者忌服。
功效:痰火郁結通常有以下症狀:耳鳴如蟬叫,或者“呼呼”作響,伴隨頭暈目眩,胸悶,咳嗽痰多,口淡無味,二便不暢,舌紅及舌苔黃膩。凡有此症狀的患者,適宜選擇化痰清热,散结通窍的食材進補。川貝秋梨膏,實屬最佳之選。
註:由於每人體質不同,服用前宜先諮詢中醫師意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