配戴助聽器後出現「耳悶」的現象,是很多助聽器使用者都會遇到的事。所謂「耳悶」,就是使用者有「堵塞」、「失真」和「不自在」的感覺,這些感覺除了會令使用者感到很不舒服外,更會降低助聽器的助聽效果。
戴上助聽器後的「悶」,其實都是這三種情況:
1. 戴著感覺耳朵「悶」
驗配人員需要助聽器使用者正確地描述對聲音的感覺,從而判斷出使用者到底是戴著耳朵「悶」,還是聽著感覺「悶」。驗配師可以這樣詢問使用者,「您是聽我說話的時候覺得我的聲音發悶,還是沒聲音的時候覺得發悶?」。
詢問的第一目的是判斷出聽聲音「悶」,還是戴著感覺耳朵「悶」,但聲音聽起來是好的。如果是後者,那麼通常可以考慮把定制機外殼或掛耳式助聽器耳模打磨小些(尤其是耳道部分),通氣孔加大些,調整出聲孔或通氣孔方向對準鼓膜,將具體情況描述清楚並交廠家修改或重新製作。
2. 聽別人講話聲音「悶」
如果聽得「悶」,那麼,是聽自己講話,還是聽別人講話「悶」?這是驗配師需要作出的第二判斷。如果使用者覺得聽別人說話感覺悶,聽自己講話感覺還好,驗配師會先檢查聽一下助聽器,判斷聲音是否正常,麥克風、受話器或掛耳式助聽器的導聲管是否被堵、受潮,如果是,需要先進行清理或除濕。
排除堵塞、受潮問題,使用者仍覺得聽別人講話聲音「悶」,這通常是調試的問題,只要進一步針對助聽器的頻響調整可以很好地解決問題,如低頻增益太大時,降低低頻增益;高頻增益偏低時,提高高頻增益;聲音偏小時,提高整體增益;增加大聲輸出,擴大動態範圍;減小壓縮比,提高壓縮拐點,以放開壓縮。
3. 聽自己講話聲音「悶」
如果不是戴著感覺耳朵「悶」,也不是別人講話感覺「悶」,而是自己說話時覺得「悶」,這就是「堵耳效應」。「堵耳效應」指當耳道被助聽器或耳模堵塞時,使本來可以通過耳道洩露的低頻信號被被封閉在耳道內,令聲音聽起來感覺空洞、發震,自己說話、咀嚼或吞咽時尤為明顯。通常低頻聽力損失較輕的用戶感覺「堵耳」更明顯,但也有小部分低頻聽閾超過60dB的用戶抱怨「堵耳」,這與個人體對「堵耳」的敏感程度有關。要處理這個情況,許多驗配師通常會選擇「降低頻、升高頻」,但要注意的是降低頻應以不影響聆聽為佳。
由於每個人對堵耳的敏感性和適應性不一,對於定制機耳塞嚴重的,通過上述方法仍不能解決的,可以選擇專為堵耳用戶設計的開放式耳背助聽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