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濟日報 – 專訪 – 瞄準【市場痛點】- 捷成耗8年研新式助聽器
2020-06-04

坊間的助聽器有不少毛病,例如放大噪音、價錢昂貴等。擁有百年歷史的捷成集團,旗下捷成馬電子近年推出新型助聽器,冀可解決這些問題,更貼近本港的聽障人士;目標疫情過後,年內可賣出超過1000件。
花8年時間研發 縮短時間降售價
坊間的助聽器平均每隻1萬至2萬元,另加聽力測試的服務費,索價不菲。捷成馬電子董事總經理馮炳林指出,加上外觀及質素問題,一般助聽器始終未能滿足用者需要。同時,普遍用家是聽不到特定音頻的聲音,而市面上部分助聽器僅是把聲音放大。他稱:「高中低音全頻放大,反而使用家聽力進一步受損。」
捷成馬電子研發6至8年時間,推出Heari助聽器。該產品的外型仿照一般的掛頸耳機,以8頻為分。只需透過電話APP,即可以測試用家有何程度的聽力缺失,從而按音頻進行即時補償。由測試至置入軟件,整個過程由2至3個星期,縮短至1小時。
主攻香港市場 再改進功能、外觀
馮又透露,研發過程最大的困難是開發補償音頻的演算法,且亦需不斷找尋用家體驗產品。由早期研發自今,大約有7、8000人曾體驗Heari的聽力補償演算法。雖現時正式推出市面的助聽器已有一定成熟程度,惟亦未能覆蓋部分聽力嚴重受損的個案,覆蓋率大約70%至80%左右。
雖然Heari助聽器早前獲得智營設計大賞的獎項,可助開拓海外市場,但馮炳林指品牌暫時冀集中在本地市場,冀先吸取更多本地用戶的意見,再逐步改良產品,如增加顏色選擇、提升覆蓋率等。
查詢電話:3678 2002
熱門文章